手机VPN连接未成功
近日,ServiceNow(NOW.US)召开了2025Q3财报电线月以来,平台上的Assist使用次数增长了55倍,这些都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中实现货币化。Now Assist的ACV进展上,公司正按计划在年底前超过5亿美元,这领先于原先的预期。 Assist的推进速度与增长速度都快于规划,正稳步迈向明年的10亿美元目标。
公司表示,关于Now Assist 的 5 亿美元 ACV 中,订阅与消耗的构成情况。首先在 Now Assist 上的价格提升幅度超过 30%,这是非常强劲的。在这 5 亿美元中,尽管 Assist 的增长惊人,但消费部分的贡献目前还不显著,短期内不会对收入形成重大影响。换句线 亿美元几乎完全来自订阅收入。从更长期的飞轮效应来看,这为未来创造了极其可观的增长空间。
目前已有1700 家客户在使用这些功能,而且每天都在增加。本季度已经看到大量客户上线,这使得使用量远高于之前那种以摘要等为主的场景。Agentic的确是公司消耗业务的改变者。采用Now Assist 套餐的客户现在开始更规律地应用与复用这些能力。他们也在解锁新的用例,比如事件管理、分诊、帮助客户解决大量与客户问题相关的请求。
公司还提到,过去公司在帮助客户管理各种资产,现在在帮助客户管理他们的AI。公司已经整合了所有不同的系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可视化与控制能力。这就是增长的来源。风险与安全业务上,AI控制塔正在成为新的核心,因为它结合了在安全、风险、合规、生命周期与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端到端能力。公司认为,这一领域的业务会持续增长。
Q&A Q:Bill,我很喜欢你说的“Super 8”,但我仍然更喜欢“独一档(category of one)”这个说法,甚至胜过“Super 8”。不过我想请教一个问题:随着 Agentic 技术 的发展,正如你刚才提到的,现在越来越明显,这项技术需要经历一个集成与落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又回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像你们这样的软件公司,要借助外部生态(例如 埃森哲(Accenture) 等)才能更成功。集成与实施的专业能力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能需要前置部署工程师(forward-deployed engineers) 来让这项技术实现实时化落地。Bill,我想问的是:随着你们在生态系统中真正推动 Agentic 技术的普及,你对未来这一方向的看法是什么?
A1:前两个星期五,我和大约 150 位 CEO 在一起,我们讨论了整个 AI 形势。他们告诉我,他们那些概念验证(POC)项目、那些“玩具侧车(toy sidecars)”正在被淘汰,他们不想再做这些实验性的东西了。他们还告诉我,他们的业务流程过于复杂,AI 难以真正落地。我解释说,这其实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同样困境。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位于记录系统(Systems of Record)之上的 AI 平台,用于实现业务转型,它能为你提供一个统一清晰的可视化界面(single pane of glass),把业务流程整合进工作流中。现在,“工作流(Workflow)”已经成为新的热词。每个人都喜欢谈工作流,但我们才是真正的工作流公司。而我们工作流的独特之处在于:今天我们每天处理 750 亿个工作流,执行超过 1 万亿次交易。此外,我们可以连接到任何云平台。我们与三大超大规模云厂商(Hyperscalers)全部建立了合作关系——它们都是很棒的公司。我们也整合了所有主要的大语言模型。我们在 NVIDIA 的 Nemotron 上构建了下一代平台,使客户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发挥大型语言模型的强大能力,实现零延迟、完全安全、无幻觉,并获得令人惊叹的投资回报率。Kash,我们的客户现在可以在**几周内(而非数年)**上线实现自主化部署。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我相信我们正处于企业生态的中心位置,帮助每一家公司成为最佳运行企业(best-run business)。市场已经在广泛传播这一点。
A2:正如 Bill 刚才所说,我们在 Agentic 流程 与 ServiceNow 平台工作流 的构建方式上,已经将 Agentic 功能预先嵌入到 100 多个预打包工作流(prepackaged workflows) 中。这意味着客户不需要大量的人工引导或复杂实施就能直接上手。当然,有些客户会需要 共同创新(co-innovation),可能会有特定需求。为此,我们正在投资建立一种 FD 模型(Forward Deployed Model),配备前置部署工程师(Forward Deployed Engineers)——他们是拥有 AI “黑带”级别能力的专家,能与客户紧密协作,针对特定用例提供 AI 专业支持。很多客户在某些部门缺乏 AI 专业知识,因此跟进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如果他们尝试“拼凑式”地采购各种零散组件,就很难得到理想结果。而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直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用例高度贴近客户需求地开箱即用,快速实施并投入生产,让客户立即看到价值,从而与我们展开更深入合作。这正是我们与其他所有公司的关键区别。
Q:我同样想问一个关于 AI 的问题。你提到的 AI 年化合同价值(ACV)超过 5 亿美元 的披露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你提到 Now Assist 的交易数量似乎在显著扩张,说明驱动 AI ACV 增长的交易来源更加多元化。我想问的是:你是否观察到公司更广泛的销售团队以及刚才 Kash 提到的合作伙伴生态在销售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明显提升,从而让这些销售活动不再是自上而下驱动的?未来这种变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A:是的,Samad,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你说得对——这项业务进展顺利,现在已经成为公司内部的标准化销售方式。这也反映在我们 Pro Plus 升级 和新增业务的增长中。从股东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我最兴奋的是——客户真的在主动需求这些产品。自 5 月以来,我们平台上的 Assist 使用次数 增长了 55 倍,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数十亿次 Assist 在市场上运行,这些都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中实现货币化。目前已有 1700 家客户 在使用这些功能,而且每天都在增加。有一点在财报日往往被低估——那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我们公司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 AI 学习旅程(AI Learning Journey),他们都经过评估与认证,并制定了 AI 行动计划,因为我们不仅在让 AI 为客户服务,也在让 AI 为员工服务。在内部,“ServiceNow on Now” 模式让我们始终在产品正式发布前先自用。现在,我们 90% 的 IT、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流程 都由智能代理执行——并不是取代员工,而是让员工更快乐。那些枯燥重复的工作由代理完成,而员工则能投入更多时间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们证明了,企业既能增长,又能让 AI 为人工作、创造幸福感;同时,正如 Gina 所说,这带来了显著的 经营杠杆与自由现金流提升,从而可以再投资于业务并创造更高的股东价值。我们非常清楚“冰球棒曲线(hockey stick)”的含义,我们正在打造一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公司。
Q:我知道你无法预测联邦政府何时重新开门——不过鉴于你们过去几次的指引都非常精准,我认为你的预测力相当出色。我想问的是,你们在指引中体现的审慎因素(prudence)是否与 90 天前不同?是否因为政府仍处于关闭状态,你们又加入了额外的谨慎假设?请帮我们具体理解这点,尤其是关于指引部分的说明。
A:当然可以,Samad。首先,我要对我们出色的 联邦团队(Fed Team) 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们度过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 Q3。如你所知,第三季度一直是联邦业务的关键季度,因为那是联邦财政年度的收官期。净新增 ACV 同比增长超过 30%,充分展示了联邦机构对我们平台的强劲需求与韧性。因此首先要明确的是,需求非常强劲,我们与联邦机构的共鸣也越来越深,这非常棒。具体到政府关门(Government Shutdown)的问题:90 天前,政府并未关门。我可以说,我们确实在指引中加入了更多审慎假设。因为尽管我很希望自己能预测政府何时重新开门,但我无法做到。政府的采购流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我们在指引中加入的谨慎因素仅与时间节奏有关。总体上,需求依然健康且强劲,我们在联邦领域——更广泛地说,在公共部门、州和地方政府领域——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
Q:也许我有两个简短的问题,或者说是问给你,Bill。首先是当你们推进本季度时的需求趋势、订单线性度(linearity of bookings),以及能否谈谈AI 额度(AI credits) 的消耗与使用情况的走势。听起来这一块比你们预期得更好。然后我有一个给 Gina 的简短追问。
A:好的,非常感谢你,Alex。我真的很感激。需求非常强劲。我们现在的需求比我以往见过的任何时候都更好。让我给你一点轶事式的细节,关于当下全球正在发生的事情。今天一大早我收到了关于我们 纽约论坛(New York Forum) 的短信,参会报名大幅超额。几天前,我与同事和董事会一起开了董事会会议,也收到了类似的信息。在日本,我们为 World Forum 预设的会场容量大约是 6,000 人。结果有 6,500 人 因为消防法规无法入场,我们不得不设置一种替代方案,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演讲并获取内容。需求管道非常火爆。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的品牌正在突破,这一个用于 AI 业务转型 的单一平台正在 C-suite 层面迅速传播。各位 CEO 逐渐看清了局面。很多人已经叫停了概念验证(POC)。有一家公司的 POC 数量多达 900 个,他们说已经无法控制,于是全部叫停,转而选择 ServiceNow。所以我认为我们确实在实现突破。关于线性度,我会说线性度延续了历史一致性。当你想到新增预订(bookings)、中途追加(step-ins),以及围绕 Assist 的“冰球棒曲线(hockey stick)”时,我认为它还会进一步改善。因为代币(tokens) 被使用后会再次充值,而这正是嵌入到我们模型里的“冰球棒”。是的,自 5 月以来 Assist 使用量增长 55 倍,这清楚地表明客户正在从我们的平台中获得独特价值。我认为这股海啸式增长会进一步增强并加速。
Q:Gina,我想问你一个问题:第四季度的续约群组(renewal cohort) 过去一直是 cRPO 增长的逆风手机VPN连接未成功。在这个规模较大的续约群组中,是否出现了超出原本预期的积极因素,比如更愿意随 Pro Plus 扩容?在你们把审慎因素纳入指引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A:是的。我的看法是,我们在 Q3 的 cRPO 超指引 250 个基点,其中一部分——大约一半——来自团队采取的非常出色的前瞻性举措,把原本属于 Q4 的部分续约提前到了 Q3。这样不仅抬升了 Q3 的结果,也为进入 Q4 提供了强劲动能,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抢先一步去应对下一季度到来的大体量续约群组。对此我们感觉非常良好。我们还看到 Plus 的绑定率(attach rate) 在 Q3 进一步改善,而且持续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因此对于这批续约群组我们感觉非常好。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们继续看到非常强劲的续约率。回到 Bill 所说的,需求趋势依然非常健康,进入 Q4 的管线(pipeline) 看起来强劲且健康。我们对指引非常有信心,并且对能够把 Q3 的营收全面超额(full beat) 传导到全年表现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能把经营利润率指引上调 50 个基点、自由现金流指引上调 200 个基点,这不仅体现了我们看到的强劲需求,也体现了我们内部的 AI 效率提升正在帮助推动净利端扩张,再叠加卓越的营收增长。
Q:你们刚才提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使用量增长,55 倍。能否谈谈你们认为是什么驱动了这种级别的消耗?我想这应该是广泛分布的,但是否在某个特定行业或用例上出现了特别突出的增长?另外,你们提到 Now Assist 在年底前能达到 5 亿美元 ACV。就此而言,与最初预期相比现在进展如何?对于明年 10 亿美元目标 的上行空间又如何看?
A1:Tyler,我来回答。这是 Amit。关于消耗量,我们的良好走势是这样形成的:一旦客户开始使用 Agentic 工作流,他们就会更频繁地使用 Assist,因为需要在不同流程之间频繁往返调用并自动化这些系统。因此,这些 Agentic 用例 所需的调用量会成倍增长,可能是 10 倍、5 倍、12 倍,取决于每次调用的具体情况。增长就来自这里。我们向客户提供了预打包的 Agentic 工作流,他们因此更快上线,也更快开始使用。本季度我们已经看到大量客户上线,这使得使用量远高于之前那种以摘要(summarization) 等为主的场景。Agentic 的确是我们消耗业务的改变者。采用 Now Assist 套餐 的客户现在开始更规律地应用与复用这些能力。他们也在解锁新的用例,比如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分诊(triaging)、帮助客户解决大量与客户问题相关的请求。这些用例非常复杂。借助 Agentic 工作流,需要在幕后完成更多工作,但自动化能够实现——这正是我们的用例也开始出现冰球棒曲线:我再给你几个例子,然后把数字交给 Gina。这样想:联想(Lenovo),大家都很熟悉的优秀品牌。在部署 Now Assist 后,他们的工单解决速度提升 35%,并且获得了 100% 的客户满意度。Bell(加拿大贝尔电信)——你们也很熟悉——他们每年分流超过 300 万通客户支持来电,并且现在通过 Now Assist 代理 将与派单相关的任务 90% 实现自动化。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 采用了企业服务管理(ESM) 方法,为学生及服务这些学生的教职员工提供易用的服务;他们在 ITSM 与客户服务管理 中部署了 AI,从而使整体自助服务率提升了 87%。请注意,CMDB 是 ServiceNow 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借助 Agentic AI 在平台上的跨职能支持,我们进入了企业各个职能中的全新用例。而这只有 ServiceNow 能做到,没有其他平台可以。因此我认为这足以让人信服。
A3:最后回答你关于 Now Assist 的 ACV 进展。是的,我们正按计划在年底前超过 5 亿美元,而且这领先于我们原先的预期。你也听到 Bill 和 Amit 提到,我们的 Assist 的推进速度与增长速度都快于规划。因此我们正稳步迈向明年的 10 亿美元 目标。我现在不会上调指引,但你可以预期,我们将持续跑赢计划,并且在所有 AI 产品上继续看到非常强劲的吸引力。
Q:Gina,正如你刚才提到的,第三季度的业绩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公司全年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收到的一个问题是关于第四季度订阅收入指引约 18% 的增长。这个数字似乎比 cRPO 的整体增长率 略低。你能否提供一些背景帮助我们衔接这两个指标?你之前提到的公共部门因素是否主要与第四季度指引有关?还是说还有其他假设,比如续约节奏、季节性,或公司在未来几个月(对你们来说非常关键的时期)需要注意的其他动态?
A:是的,公共部门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要说明:我们第三季度的营收超额部分(revenue beat)已全部计入全年业绩。要记住,全年的目标已经因此提高了——不仅是在第三季度,我们第二季度也上调过全年指引。另一个我想指出的因素是,本地部署(on-prem)业务 在第四季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部分也需要你们在理解指引时一并考虑进去。
Q:Bill,你刚才提到,一些大型企业开始淘汰 AI 试点项目(pilot projects),这似乎意味着企业正向像你们这样的综合平台进行整合。我想问的是,当你与 CEO 们讨论 AI 时,从行业视角(industry context) 来谈论 AI 与工作流的重要性有多大?换句话说,你们显然在某些垂直领域(如政府、金融服务)具备专业化能力。你认为能够提供针对特定行业痛点的解决方案,相比仅提供横向平台功能,有多重要?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A1:毫无疑问,如今客户不仅希望你了解他们的行业,他们希望你对他们的行业了如指掌(know their industry cold)。他们还希望你在拜访之前就能理解他们的关键业务流程、公司目标,并能非常具体地说明你的技术如何推动他们的业绩改进(move their needle)。我们利用自己的 AI 平台 来支持公司每一位销售人员实现这一点。因此,当我们走进客户现场时,我们携带的是深厚的行业专长、详尽的标杆客户清单(logos),能非常具体地说明我们在平台上如何为他们创造价值。我们也将这种行业化思路反映在覆盖模型(coverage model)与市场策略中。当我们在某个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公共部门、电信、高科技制造等)中积累到足够的客户群或关键客户群组时,我们会相应地调整覆盖模型。此外,我们在后台指挥中心(command center)所做的一切也都是行业专属的(industry-specific)。
A2:我们确实在这方面投入很大。我们有一个专注于行业解决方案(industry solutions) 的团队,他们构建的数据模型(data models) 都是针对特定行业量身定制的。举个例子,比如 Ulta Beauty,我们在该公司提供的是零售门店运营(retail store operations) 解决方案。我们的 Agentic 流程(Agentic Flows) 是根据零售门店的特定需求打造的,包括维护、生命周期管理、以及门店运营人员的支持场景——我们将这些全部构建进了 Agentic 平台,它不仅是一个通用方案(generic offering),而是精确适配该行业用例的解决方案,让客户能更快上线。我们正在为其他行业做同样的事情。例如:
此外,我们还与具备深厚领域专长的公司合作(partners with domain expertise),共同构建行业联合解决方案并推向市场。举个例子,在金融服务领域,我们与 Visa 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基于我们行业数据模型的争议管理(dispute management) 解决方案,所有客户都能从中受益。总之,我们不仅仅提供一个通用的平台,还提供内嵌丰富行业专长的特定领域解决方案(specific domain expertise built inside)。
Q:我想了解一下关于 MoveWorks 收购 是否有最新进展?你们是否对交易完成时间的预期有任何变化?另外,我还想问,在 Now Assist 的出色表现下,能否再谈谈 MoveWorks 将为你们的 AI 产品组合 带来哪些增益?
A1:关于 MoveWorks,我们目前预计将在 第四季度末前后 完成交易。我们对 MoveWorks 将带来的价值感到非常兴奋。但同时也必须强调一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在 Now Assist 上取得的惊人成绩——全部是 ServiceNow 自主实现的,与 MoveWorks 无关。展望 2026 年,ServiceNow + MoveWorks 的结合将使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新的能力层级。
A2:我们最初对 MoveWorks 的判断依然成立。这家公司带来了深厚的 AI 技术专长与顶尖人才,这将帮助我们进一步加速产品路线图的推进。不过,正如大家从我们最近的 Zurich 版本发布 以及在 AI Lens 等方面看到的,我们自身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客户对这些新功能的反响非常好,采用率也很高。因此,MoveWorks 加入后会进一步加速我们的开发进程,但目前来看,我们的进展完全不依赖于这笔收购。
Q:你们一直提到的 AI Control Tower(AI 控制塔) 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和前景的机会。我想请你们谈谈目前买方需求的形态:客户是在 AI 旅程的起步阶段就会投资控制塔,还是通常需要先达到一定的 AI 成熟度后才意识到其必要性、再回过头来部署?从这种使用曲线来看,能否谈谈 商业化节奏(commercial ramp)?以及从长期看,这个机会对 ServiceNow 的业务有多大意义?
A1:AI 控制塔 是我们与每位客户交流时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因为当企业在考虑 AI 采用与 Agentic 能力时,首要担忧就是控制(control)。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安全、信任、合规与监管要求。而 AI 控制塔 正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几乎在我们提到它的那一刻,客户就会立刻产生共鸣。因此,这一业务领域的客户群在本季度实现了 4 倍增长。原因在于市场上出现了太多分散的技术组件,客户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管理与控制机制。过去我们在帮助客户管理各种资产,现在我们在帮助客户管理他们的 AI。我们已经整合了所有不同的系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可视化与控制能力。这就是增长的来源。如果你看我们的风险与安全业务(Risk & Security),AI 控制塔正在成为新的核心,因为它结合了我们在安全、风险、合规、生命周期与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端到端能力。我们是业内极少数具备这种**异构端到端治理能力(heterogeneous end-to-end)**的供应商。因此我们认为,这一领域的业务会持续增长。
A2:我最近在欧洲出差,像 AstraZeneca(阿斯利康) 这样的优秀公司,正在利用 AI 控制塔 来管理和治理所有 AI 项目。他们在全公司部署了 ServiceNow Agentic AI,以此提升员工生产力,腾出更多时间进行创新,从而加倍推出新药品,并且比任何竞争对手更快地推向市场。我认为 Amit 的分析非常到位。但我还要强调一点:尤其是在 欧洲与亚洲,“伦理、合规与安全(ethical, compliant, secure)” 正成为企业选择平台的关键标准。大家都看到安全问题频发的新闻,而这正是 ServiceNow 统一架构 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 AI,更是 可审计、合规、安全 的 AI。通过这一架构,企业可以协调 法务、安全、内审与 IT 等部门,统一管理整个 AI 战略、治理与绩效。AI 控制塔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干净的可视化界面(single pane of glass),让他们能够高效管理所有 AI 投资。当前许多企业内部出现了 AI 扩散(AI Sprawl)——无论是内部自建的概念验证项目,还是外部采购的“梦想项目”,很多都无法落地。而 AI 控制塔 正在帮助这些企业清理混乱、建立统一治理框架。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真正的突破,在 C-suite 层面,这一理念已经得到了高度认可。
Q:我也想问一个关于 Now Assist 的问题。鉴于目前强劲的增长势头,想请问你们对今年早些时候的定价调整怎么看?市场是否接受良好?是否帮助你们释放了更多增长?你们觉得目前的定价模型是否合适?另外,从你们提到的一些交易指标来看,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批可供参考的灯塔客户(lighthouse accounts)。你认为这些客户案例会成为推动更多 Now Assist 交易的催化剂吗?
A1:我们今年为 Now Assist 引入的混合定价模式(subscription + consumption)受到了客户的非常积极的反馈。客户喜欢这种模式的灵活性与可预测性——既能根据需求逐步采用,又能按使用量付费。如果用完了代币(tokens),还可以灵活续购。这种结构对客户非常合适,也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甚至我们发现其他厂商也在借鉴这种模式,因为他们看到了这在市场上行之有效。我们对这种结构非常满意。它在消费与采纳速度上表现出色——我们获得订阅收入的同时,客户使用量也快速增长。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结构,未来还会将其扩展到更多产品线。至于你提到的 灯塔客户,确实有很多典型案例:如 Ulta Beauty、AstraZeneca、罗利市(City of Raleigh) 等,他们在使用 Now Assist 时显著提升了自动化与效率,并结合 AI 控制塔 推动业务流程智能化。这些灯塔客户当然帮助我们与更多潜在客户对话,用相似的成功场景加速采用进程。
A2:作为公司的骄傲,当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成为我们的灯塔客户时,这让我和全体 28,000 名 ServiceNow 员工 都倍感自豪。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NVIDIA 正在运行 ServiceNow。这实在令人振奋。
Q:我有两个简短的问题。Bill,首先我想问,从你们看到的AI 采用兴趣来看,是否有某个特定的工作流(workflow) 最为突出?客户通常是从 IT 工作流 开始,然后再扩展到 客户服务(Customer)、人力资源(HR) 或其他工作流吗?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变现(monetization) 的。Gina,我想了解一下年底预期的 Now Assist 5 亿美元 ACV,其中有多少是来自订阅(subscription uplift),又有多少是来自代币消耗(token consumption)?还是说我们应该预期消费层面的贡献更多体现在 2026 年?
A1:我想重点谈一下 CRM 这个领域。AI 正在彻底改变 CRM 的格局,而且变化的速度令人震惊。我最近见了一位全球最顶尖公司的 CEO,这家公司规模庞大、声誉卓著,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极具吸引力的高端消费品。我们讨论的话题包括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例如 TikTok 带来的实时市场洞察,以及如何利用 AI 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的门户(secure portal),让他们能实时配置、定价、报价(configure, price & quote),并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合适的产品、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渠道,最终在售后环节也能获得持续服务,让客户成为“终身客户(customer for life)”。客户忠诚度的净现值(NPV of loyalty effect) 仍然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当我向他解释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在一个端到端(end-to-end)AI 平台 上完成、具备统一的客户体验、并且能够在客户所在之处与他们相遇(meet the customer where they are),甚至能在 TikTok 广告命中目标市场时实时自动调整供应链。
他立刻惊呼:“哇,这完全是另一种对话!这正是我团队现在在做的事情,但目前是碎片化地分布在多个云上。”
A2:我们还看到另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自主 IT(Autonomous IT)。在这种场景下,零工单创建(zero-case creation)、所有 IT 事件都能自动检测与解决。安全(Security)同样是我们的强项之一,比如针对 VPN 故障、安全警报等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 的自动化分诊与处理。这些场景的三大收益很明显:1)降低成本,2)系统自动化,3)运作效率与可预测性显著提升。同样的趋势也在 HR、财务、供应链、采购 等领域出现。我们为这些领域提供了特定的预打包工作流(prepackaged flows),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A3:关于 Now Assist 的 5 亿美元 ACV 中,订阅与消耗的构成情况。首先要说明,我们在 Now Assist 上的价格提升幅度超过 30%,这是非常强劲的。在这 5 亿美元中,尽管 Assist 的增长惊人,但消费(consumption)部分的贡献目前还不显著,短期内不会对收入形成重大影响。换句线 亿美元几乎完全来自订阅收入(subscription piece)。从更长期的飞轮效应来看,这为我们未来创造了极其可观的增长空间。
Q: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安全业务(Security),因为它在你们的开场发言中被重点提及。我的问题是:当安全业务突破 10 亿美元 ACV 门槛 时,你们是否真的看到增长加速(acceleration)?此外,AI 是否在安全领域的产品中发挥了推动作用?如果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Gina,既然这是最后一个问题,我想顺带再问一个:你们此前给出的 2026 年利润率指引 是——经营利润率 +100 个基点,自由现金流 +50 个基点。在目前更高的业绩基数上,这个目标是否仍然成立?祝贺你们本季度的出色表现。
A1:先回答安全部分。我们确实看到一个巨大的顺风(tailwind)。AI 的快速采用为每家公司都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当企业引入众多 AI 技术组件时,就必须具备统一的可见性与控制能力,并能在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与修复(incident response & triage)。因此,许多 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 正主动找我们合作,希望通过 ServiceNow 实现安全事件与分诊流程的自动化。这成为我们安全业务的重要增长动力。第二个驱动力是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每家公司都关心自身的暴露面:使用了哪些系统?花了多少钱?得到了什么产出?
我们在安全业务中构建的 风险管理模块 提供了全面可视化能力。而 AI 控制塔(AI Control Tower) 作为安全产品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能力。因此,我们看到极强的采用意愿。正如你提到的,我们已经突破 10 亿美元 ACV 门槛,对此我们非常兴奋。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投资,因为市场需求旺盛,驱动大量新增机会。
A2:针对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在 2025 年上调的经营利润率与自由现金流利润率指引,实际上已经加快了利润率扩张轨迹(margin accretion trajectory)。我暂时不会更新 2026 年的具体指引,但会在明年分享2026 及长期利润率展望的更多细节。我们确实对 AI 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 感到鼓舞,它显然为我们提供了额外杠杆与利润扩张空间。不过,正如你所知,如果有良好的 ROI 投资机会 能进一步加速增长,我们也会积极投入。此外,由于部分工作负载迁移至超大规模云厂商(hyperscalers),我们的 数据中心支出(CapEx) 出现了一定下降,这也有助于利润率的提升。总体而言,我们对持续的利润扩张潜力感到非常兴奋。当然,如果看到更高增长的投资机会,我们依然会保留再投资的灵活性。本季度的业绩和最新指引都清楚地表明:ServiceNow 拥有极其稳健的长期增长前景,并具备业内顶级的利润率结构,且仍在持续加速改善。
A3:ServiceNow 是全球唯一一家在过去十年里持续保持 “Rule of 50+” 的企业软件公司。也就是说,我们的收入增长超过 20%,同时自由现金流增长也超过 30%。我们是唯一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因此,你完全可以相信,接下来的十年将在 AI 革命 的推动下更加精彩。我们充满干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