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宽带连接自动vpn
“为了拯救自己最爱的人,宁可把别人送入地狱我们眼见最爱的家人朋友可能因病倒下,我们听说外面有千万人正在死去。但是我们所能依靠的,只有片段的消息和谣言。所以,我们决定自我封闭起来,直到这场劫难过去。”电影《2012》向人们预示着未来的灾难。可《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将镜头拉回近一个世纪前的全球大流感,让我们看到全球一亿多人躲过战争却丧生于这种流行病
    
《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美]托马斯马伦著,孔保尔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定价:29.80元
《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讲述了1918年的秋天,肆虐全球的大流感席卷而来,美国西北部一个常年与世隔绝的小镇上的人们与死神对抗的故事。
这部作品是托马斯马伦三十多岁的处女作。在此前,马伦不是作家,甚至没有发表过一篇短篇小说。尽管如此,美国出版巨头蓝登出版公司和哈伯出版公司竞相出版这本书,并且一版再版。该书荣获库柏奖最佳历史小说、2006《芝加哥论坛报》年度最佳图书、2006亚马逊网络书店年度五十大好书等诸多文学奖项、荣誉。据了解,好莱坞梦工厂购买了其版权,《拯救大兵瑞恩》编剧罗伯特罗戴特受命进行改编。至今已经被译成了28国文字,其法文版在法国上市第一个月就销售出9万本。台湾的中文版卖到300元新台币一本,印度要卖到676卢比一本。
这本只是沿用了老套的蒙太奇写作手法的小说何以风靡全球?因为抒写了被遗忘的历史,抑或淋漓尽致的、震撼人心的细节描写,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策划人王理行第一次看到原著时,就被马伦笔下那个遭遇1918年大流感的小镇震惊了。类似描写重大疾病带来灾难的题材,通常都会是许多文学大家、名家选择的典型题材之一,如《霍乱时期的爱情》。可在海明威、福克纳和菲茨杰拉德等名家的小说中,我们没看到1918年这场流感的灾难阴影。实际上,在这场流感中丧命的人远远多于一战中死去的人。可能因为它处于一战期间,历史的焦点聚焦在战争上,使其被忽略;或者因为那代人不愿再回忆这段痛苦的岁月,而选择刻意不再提起它,渐渐遗忘它带来的伤痛。
1974年生于美国罗得岛州的托马斯马伦,毕业于欧伯伦学院,曾任职于企管顾问公司、历史研究机构、出版社等。虽然马伦大学时主修历史,却未曾听闻过1918年的大流感。大约十年前,马伦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位研究流感病学者撰写的论文,才得知这场夺去一亿多人生命的大流感,才知道当时美国西部有些没有被流感蔓延的镇子为自保把所有通往镇子的道路封锁住,派荷枪实弹的哨兵把守,禁止任何人进入。这一景象在马伦脑海中渐渐形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两个哨兵与一个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中来寻求避难的外乡人发生了冲突。
为了能将故事写得更丰满,他竭尽所能找寻记载1918年流行病的书,却收获甚少,更找不到任何有关未传入流行病的镇子可能强行反向隔离的资料。考虑到是写小说并非写历史,尔后他停止了查找那些神秘镇子的资料。写作时,将自己的构思从历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他即将完稿之际,约翰M巴里的权威之作《大流感》一书出版了,他在书中写到科罗拉多州的冈尼森就是这样的一个镇子。这个镇在圣胡安大山里,与邻镇完全隔绝,阻止了传染病的侵害,安然无恙。但其他镇子却一败涂地。
马伦笔下的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重新回顾上世纪初肆虐全球的大流感,还通过格雷厄姆这个人物再现了一战期间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马伦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为繁体译本写作的中文版序中表示,他写这本小说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能够填补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同时能够留住这些正在消逝的记忆,让这些多年来沉默无言的故事,重新有声音。
在马伦的《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这本处女作中,并不仅是向这段被遗忘的历史致敬,难得的是他非常高明地在故事中融入了故事性与文学性。战乱之下人心惶惶,一个几乎可说是与世隔绝的伐木小镇是故事的舞台。小镇生活看似自给自足、其乐融融,但在战争与疾病的连番入侵下,人性也开始腐蚀变质。
《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的故事从1918年的秋天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可一场大流感却开始肆虐全球。在美国西北部深山里有一个常年与世隔绝的小镇,它原本是工人们逃离暴力压榨的安乐之所。为了免受邻镇夺命流感的侵袭,人们将小镇封锁起来,不再踏出小镇,更派人戒备以不让外来人入境。
有一天,一个咳嗽喷嚏不断的士兵,向值勤的格雷厄姆和镇长的16岁养子菲利浦恳求借宿、帮助。他们面临两难抉择,帮助士兵意味着让自己的家人陷入染病的危险,抑或为保护小镇将士兵阻挡在外。就在士兵一步步靠近时,枪声响起又一天,又一个士兵闯入小镇,这次菲利浦伸出了援助之手。此后,镇上的人也相继染上了流感,发生一系列的故事。
“在这部灾难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撕裂的人性,在当下也具有教育意义。”本书的译者孔保尔说,在这部小说的几个人物中,格雷厄姆的两重性,懵懂少年菲利浦的淳朴、善良,贝恩斯医生和查尔斯的高大光辉的形象都刻画得深入人心。当查尔斯的妻子丽贝卡不愿让养子菲利浦去站岗时,却被查尔斯拒绝,这表现出了人性中崇高的一面。其次作者对格雷厄姆细致的刻画、菲利浦挣扎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自私、善良。格雷厄姆遭受了很多苦难,但在此后他并没有懂得要更好地去保护其他人,反而只是自私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这种教育是缺失的。比起格雷厄姆,还是懵懂少年的菲利普显得很淳朴,善良,这与菲利浦的养父查尔斯对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王理行说,作者在作品中将人物放到一种极端的环境中,更能让读者看清复杂人性的方方面面,使作品更真实,也更加深了读者对人性的认识。
孔保尔说,从《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中虚构的乌托邦式的小镇康芒威尔思,我们可以看到,将近一百年前的美国,许多人的人性道德十分脆弱,流感来临时,为了保护自己,为了拯救自己的亲人,宁可把别人送入地狱,宁愿背负道德沦丧的杀人犯骂名也要开枪杀人,不能不说这是那时美国边陲地区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
“一本好小说为人类带来的精神享受是无穷的,为社会提供的启迪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孔保尔在译序中这样表示。
马伦通过这个乌托邦小镇折射出1918年大流感时全社会的一个状态win10宽带连接自动vpn,不仅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本质,揭开伤疤的同时还让我们看到流感未能得到控制的真正原因1918年的流感本为自然灾害,但人类的愚行却加剧了它的严重性。马伦指出,政府忙于打仗,未能投入足够的资源来保护大众的健康;战时的言论检查使得报纸媒体报喜不报忧;社会大众互不信任而彼此猜忌,不愿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政府、媒体、家族故事都没有发挥引导、指示的角色。就算到了媒体发达的今日,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全球化潮流下的世界,尤其容易受到疾病蔓延的侵袭。1918大流感已是90年前的旧事,现在我们更不能遗忘前人的经历,更应该理解上一代人如何处理变局,并且思考,如果今日我们面对同样严峻的挑战,该采取何种作为。
孔保尔说,小说是历史,灾难小说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作为文学载体,看待小说中的历史事实、故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从而反思过去,展望现在和未来。王理行认为,任何历史事件,现代人去写作的时候,并非为了反映那个时候的情况,而是从现在人的角度,去看待过去的事情,得出的是自己的思考、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