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系统 VPN
在科技界,Windows一直是桌面操作系统的代名词。2025年即将来临,Windows迎来了其四十周年的纪念,这场长久以来的风雨历程虽让其成为行业的基石,但已不再微风得意,早已不是微软的主力军。现在,随着微软将更多精力放在AI领域,Windows的声量日渐减弱。想必很少听到有人热情谈论“Windows粉”,而是挤满了果粉、米粉与花粉。
Windows的历史始于Windows 1.0,成功终结了DOS操作系统。然而,Windows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却要等到1995年,届时的Windows 95一举摆脱了DOS的束缚,开创了图形用户界面互动的新纪元,并巩固了微软的行业地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甚至将1995年视为Windows的“诞生年月”。不久之后,Windows成为了操作系统的代名词,家喻户晓。
然而,Windows的发展历程并非一路顺风。某互联网观察人士分析称:“Windows的迭代总是起伏不定,虽然XP成就斐然,但Vista却尴尬无比;Windows 7重振士气,却未能拯救Windows 8的黯淡前景;Windows 10虽表现优异,但Windows 11却令人大跌眼镜。”更糟糕的是,Windows在移动时代显得格外“失落”。实际上,比尔·盖茨曾坦承:“我最大的错误是未能管理好微软,导致我们未能像Android那样成为行业先锋os系统 VPN。”在这样的背景下,Windows也因此失去了昔日的“心头肉”。
根据最新财报,微软2024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65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04%,而净利润为246.67亿美元,增幅为10.66%。其中,智能云部门收入为240.92亿美元,而含Windows的个人计算业务营业收入则降至131.76亿美元。显然,云计算正迅速崛起,成为微软的第一增长曲线。除了云业务,微软还在全力推进生成式AI,期望凭此重振Windows的辉煌。然而,Windows 11中的Copilot应用历经四次迭代,用户体验却问题不断,难以赢得用户的青睐。
一些用户在不满中发出这样的声音:“Windows为什么不干脆回归ChromeOS,体验更流畅?”以及“微软的AI真的越来越烂,刚推出时体验明明挺好的!”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0在市场上的份额仍高达61.83%,而搭载AI的Windows 11的市场份额则为34.94%。在相对比时,一位私募人士指出:“在AI技术方面,谷歌无疑有更深厚的积淀,而在专利数量上,百度、腾讯的排名更高,因此,微软必须将曾经的投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胜利。”这意味着,目前AI并未能改变Windows的命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操作系统正在不断崛起。国产企业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尽管早期基于MS-DOS及Linux的国产桌面操作系统未能吸引目光,但BAT等互联网巨头在逐步自研ToB的操作系统,似乎找到了突破口。例如,百度的DuerOSX已成为全球首个AI原生操作系统,极大扩展了操作系统的边界;腾讯的TencentOS则成功连接了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多场景应用,成为B端的全栈操作系统。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曾说:“做YunOS时,我面临的批评比我一生中承受的还要多,但我从未感到后悔。”相对而言,中国的手机操作系统也逐渐发力,虽然SKYEngine与SmartNXMobile曾遭遇挫折,但“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没有必要”成为了行业共识。华为在外部压力下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鸿蒙逐步突围,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同时,这一趋势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自研行列,像小米的澎湃OS、vivo的BlueOS等也在蓬勃发展。
现在,随着万物互联的时代来临,自研操作系统的趋势愈发明显。雷军曾提到,在万物互联的环境中,各种设备和系统间的连接障碍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自研操作系统已成为提升跨平台体验的必然选择。著名通信专家项立刚表示,未来的操作系统应当具备互联互通的能力,无论是Windows、安卓还是iOS,都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综上所述,曾经的操作系统巨头Windows已经不再是一家独大,而在移动时代,它被安卓与iOS所挑战。在万物互联及AI的持续渗透下,国产自研操作系统如鸿蒙、澎湃OS等,开始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Windows的历史遗憾,恰恰成就了“鸿蒙们”的未来之路,一个阶段的结束,另一段序幕的开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